集團介紹 生產基地 發展歷程 榮譽資質 員工風采 社會責任 人力資源 雙興實景
今年的五一假期消費可謂火爆。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,“五一”假期全國預計發送旅客超2.7億人次,比去年同期增長162.9%。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,“五一”假期,全國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4.4%,其中,服務消費和商品消費同比分別增長28.7%和19.5%。
火爆的消費彰顯了中國經濟的生機活力。在這一過程中,各地密集舉辦的展會為今年五一假期的消費增添了熱度。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之后,展會經濟迎來了新的爆發期,也成為市場消費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推動力。
5月3日,2023蘇州五一國際車展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落下帷幕。作為除上海車展之外華東地區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車展,本屆蘇州車展展覽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,共有上百個汽車品牌、上千輛展車參展,其中有超過100款新車亮相。展會為期5天,參展觀眾突破23萬余人次,成交車輛2萬余臺,成交金額超38億元。
在展會現場可以看到,比亞迪、奔馳等眾多國內外知名汽車品牌的展臺,在面積、設計、科技程度等方面都堪比北京車展、上海車展等國內頂級車展的水平。同時,與往年相比,本屆蘇州車展上的新能源汽車比重大大提升。比亞迪、理想、特斯拉、嵐圖、零跑、阿維塔、智己、哪吒、歐拉等數十個品牌攜旗下最新款新能源車型參展。車展還特設了新能源試駕專區,讓車友可以近距離體驗。
蘇州志誠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建明表示,蘇州五一國際車展的規模和品質持續穩步提升。消費者的需求也很旺盛,本次車展給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客戶提供新能源品牌靜態+動態試乘試駕,為客戶從試駕到購買提供了一站式購車體驗。
與此同時,第17屆常州西太湖春季國際車展也在五一期間開幕,展出面積達1萬平方米,匯集60余個汽車品牌,并設有新能源車專區、戶外房車、摩托車等特色展區,吸引了眾多市民。
除此之外,北京、天津、湖北、廣東、貴州、四川、江蘇等眾多省市都舉行了多種多樣的展會活動,涉及汽車、農產品、房地產、生活用品、動漫、游戲等眾多領域,吸引了大量觀眾前去觀看,對促進消費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。
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,展會經濟開始重新火爆起來。其中,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成為最主要的推動力量。
近日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文件,明確提出推動國內線下展會全面恢復。各地也紛紛出臺措施,支持展會經濟發展。例如,蘇州五一國際車展期間,現場除了汽車品牌提供的優惠政策外,還有政府的數字紅包補貼以及車展主辦方提供的百萬購車補貼,主辦方聯合品牌經銷商在展前還進行了精準車型的定向客戶邀約,進一步滿足了市場需求;常州市出臺的購置新能源汽車相關優惠政策,包括19條具體舉措和10億元補貼資金等,也推動了常州市民的汽車消費需求在五一常州車展期間集中釋放。
此外,廣東省中山市也大力開展汽車促消費活動,在五一車展期間投入千萬元消費補貼,現場成功購車的個人消費者憑發票可獲得最高6000元的限時補貼。福建省廈門市印發《廈門市進一步促進會議展覽業發展扶持辦法》,提出對在廈門舉辦6000平方米及以上、實際展期不少于3天的經貿類專業展會給予獎補。
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助力,正在推動展會經濟迅速恢復。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,2023年一季度,境內專業展館舉辦的展覽活動共計540場,同比增長3.3倍;展覽總面積1031.1萬平方米,同比增長2.3倍。其中,展覽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的展覽活動286場,占比53%,同比增長5.7倍。數字經濟、新能源汽車、大健康、食品類題材展會數量增長迅速,北京、上海、遼寧、廣州、深圳等省市展會恢復較快。
數據顯示,2022年,中國境內共舉辦經貿類展覽1807個,展覽總面積5576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41.1%。實際上,展會經濟的快速恢復并非從今年五一假期開始,從2022年底,會展業就開始了逐步回暖。
2022年年底,廣州車展恢復線下舉辦,全球主流車企悉數到場,各大車企均攜全系列產品大規模參展。廣州車展成為當時展會經濟強勁復蘇以及汽車行業推動復工復產、提振行業信心的一個縮影。
今年2月,法蘭克福國際汽配展深圳特展在深圳開幕。作為2023年首個汽車零部件領域的大型展會,其展覽面積達到22萬平方米,超過3300家海內外展商參展,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汽車市場的加速發展。
4月前后,包括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、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、第二屆中國(武漢)文化旅游博覽會、第十二屆中國機床展覽會、中國國際珠寶首飾展等一批展會的密集舉行,都顯現出各地展會經濟加速恢復的跡象,也推進了整個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。
業內專家表示,會展行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“晴雨表”和“風向標”,隨著經濟回暖,線下展會已經全面復蘇。同時,會展行業的新題材也不斷涌現,突出體現在聚焦前沿科技領域和綠色低碳等國家戰略引導產業。
中國貿促會日前發布的《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(2022)》顯示,中國經濟呈現企穩回升良好態勢,預計2023年中國展覽業發展將呈現出線下展覽全面復蘇、展覽題材更加豐富、展覽方式創新多元、開放合作進一步加深等趨勢。